行业解读-尊龙官网

发布日期:2020/6/11 8:54:45  浏览次数:   来源:储能100人

自2019年年末以来,从安徽而起的风光储浪潮,已席卷大江南北。截止目前,全国超过11省新能源对新建风电和光伏项目都有要求加装储能的要求或倾向。

从规模来看,仅湖南一省就超过700mwh,内蒙1.4gw竞价光伏如果按5%功率、2小时市场以上的要求配置,市场规模也在140mwh以上。如果推行顺利,2020年仅以上两省的装机就超过2019年储能装机总和。

按照理想模式,在集中式光伏、风电基地布局大容量储能,通过平滑输出、参与调峰调频,提高电能质量,参与电网负荷平衡,从而优化新能源消纳,是被寄予厚望的储能应用场景。


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如此高的配比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成本。根据文件,储能配置规模按项目装机规模20%考虑,储能时间2小时,意味着100mw的光伏电站将配置40mwh,储能容量配比将达到40%,以当前储能系统平均价格1.7元/wh(含电池、pcs、bms、温控等,不含施工)计算,光伏的度电成本初始投资接近7分钱,如果10年折旧和5%的融资成本计算,度电成本增加接近9分钱。

单纯的光伏项目已自顾不暇,储能对于光伏电站无疑是“不可承受之重”。对于很多新能源企业来说,平价光伏项目已利润寥寥,如果强制配置储能,最后可能会逼得选择放弃项目。有业内人士表示,“普通光伏电站项目配置储能的经济性问题,新疆被取消的31个光储项目就是最好的说明。”


新能源之于储能,储能之于新能源,相互之间的重要性早已众所周知。

不发展储能,新能源的前景也无从谈起,没有新能源,储能技术也将无用武之地。由于没有价格机制和政策激励,现阶段新能源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新能源与储能两个本应紧密结合的事物,如今正被割裂开来,甚至互相抵牾。

有企业建议,除了强配的大棒政策,国家层面应该出台更多过渡性的鼓励政策。比如在光伏的非技术成本下降方面多做文章,加储能后是否可以给予一定的电价加成和补贴,来提高新能源企业安装储能的积极性。


对于未来的gw级储能电站,随着青海海西州、海南州百mw级、gw级以及数gw级储能电站的规划设计、先继投运,李建林从技术、运营模式、政策保障等几个方面给出了下述几点建议:

1. 结合地理地势,考虑到工期、现场安装、调试等综合因素,适应恶劣气候、抗风沙、免维护、微功耗的移动式方舱储能系统是首选;

2. 电池类型宜以磷酸铁锂为主,兼以适当比例的液流电池、退役电池梯级利用等多元选择,以便验证多种技术路线可行性,不同电池之间的优势互补;

3. 储能容量配置时长不应低于2h,便于与当地光伏电站的出力曲线相匹配,最大限度减少弃光,满足西北电网调峰最小需求;

4. 安全可靠运行、少人无人值守是储能电站的基本保障,应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对电池系统进行故障预警,实现远程自动维护;

5. 储能电站规划选址应依据当地电网的具体情况,宜以百mw级为单元,考虑多点接入,并且不同电站之间在调度、控制时应统筹考虑;

6. 储能电站的运行应结合电池自身健康状态和当地光伏电站运行情况,一天以“二充二放”为宜,至少做到“二充一放”。

7. 储能电站的投资主体宜以第三方资本为主,兼以考虑当地政府、民营资本,甚至适当众筹模式,以灵活、机动的方式激发储能电站的运营活力;

8. gw级、数gw级储能电站投运后,可以服务于光伏发电企业,减少弃光率,提高光伏电站调频能力,便于应对西北电网考核细则,减免高额惩罚;

9. gw级、数gw级储能电站投运后,可以按照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相关条例参与电网调峰;

10. 储能电站规模化应用,离不开运行、控制以及消防、安全、运维等系列标准保驾护航,应进一步借鉴、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


一键分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