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将是光伏行业真正承前启后乘风破浪的一年,行业未来大道,无远弗届
自2021年始,光伏发电将进入一个“崭新十年”,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十年,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好年代。
其临界点,除了光伏自身日益趋近全面平价外,全球疫后经济重建不约而同对清洁能源的选择,以及各国碳中和压力对可再生能源的巨大需求,是更为重要的推手。
后两者激发出来的对光伏的需求,是来自于市场的刚需,与平价之后的增量有着本质不同。
如果说此前发展可再生能源还只是“政治正确”的话,那么在新十年,则会有更多的国家主动把可再生能源当作经济和环境的“救生筏”,国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乃至地方政府把光伏作为碳中和的工具。
因此,在2021这个国内“十四五”及“十五五”碳达峰事业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各国疫后“百废待兴”的经济重建之年,光伏企业如何布局,就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到布局,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根据市场在全球投建工厂,或者积极扩张国内产能。这当然没什么问题,无论是贴近客户的产能布局,还是应对需求增长的扩张,都是针对新形势的有效手段之一。
只不过,仅仅如此可能已经不够。或者说,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过去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业发展逻辑,很可能将不再那么契合时宜,甚至还会成为企业成长的障碍。
比如,光伏应用的制造业思维。
客观地说,这些年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更多是由制造业推动的,所以这个行业无论产品还是市场应用,都带有较明显的制造业思维。
就拿业内当下最为热衷的组件尺寸“创新”来说,似乎在一夜之间,单调了多年的光伏组件规格型号,突然就变得丰富了起来,呈现出一幅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繁荣图景。
可事实上,这是来自于应用市场的需要吗?
显然不是,市场并没有这样的需求。相反,这给应用市场客户带去的更多的是麻烦。何况,即使是以制造业的逻辑,产品尽早定型和尽可能长时间定型,对于行业成熟和市场稳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更大的生产规模和更高的产业集中度,是制造业构筑竞争门槛最通常采取的有效手段,所以光伏企业试图通过产能扩张乃至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来提升竞争力的做法也没什么不对,可为何结果却总是难以跳出“努力扩张,然后破产”的梦魇般的循环呢?
其中原因,除了终端市场的非市场化因素和企业自身经营问题外,恐怕就与这种“以我为主”的强势制造业思维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的忽视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思维,在此前巨大的降本压力下,其实可以理解,也符合新兴技术产业的初期发展规律。但随着市场日渐成熟和竞争加剧,如果不能及时向市场思维转型,恐怕还是很难回避坠入此前的循环。
光伏“崭新十年”的市场爆发式增长,正好为这种转型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和更多的试错空间。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成长期,首先厘清对行业和市场逻辑的认知,由制造业思维向市场需求思维进行转型,也许才是光伏企业更为重要的布局。
在新的一年,产能扩张和产业链扩张大概率仍然会是行业的主旋律,由于对未来需求增长的更高预期,产能过剩矛盾或不再那么突出,但原材料对行业的影响却可能将进一步凸显。
回头去看,始于高效电池的本轮行业扩张周期,其推动因素中,既有技术迭代和需求预增的市场理性,也有龙头企业快速扩张“带节奏”带出来的非理性。
在2021年,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带节奏”者加入到行业扩张中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上光伏行业的规模产值优势,以及即将爆发的市场需求,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其实是一件可预见的事。
这对光伏行业的产能平衡以及原材料供需形势,再添变数。
原材料价格的集体上涨,是2020年光伏行业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除了扩产的拉动和疫情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对当下全球经济的影响都非常巨大的原因,那就是美联储实施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
按照金融人士的说法,美联储为了救市,在一个月里就印了3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超过美国过去十多年的总和。这些天量美元在稳住美国市场的同时,也被各方资本用来大肆炒作大宗商品,并由此导致整个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暴涨。
其实,不光是国内光伏行业在2020年对原材料大肆买买买导致价格越卖越涨,国内外很多行业也都是如此。
面对这种情况,可能除了加强本地化采购和“内循环”外别无良策,但国内原材料供应能力的跟进,正如2020年的光伏玻璃一样,又涉及宏观面去产能和去杠杆等诸多复杂因素,不太可能一蹴而就。
在2021年,还有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引起足够警惕,美元无限宽松带给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可能会导致一些以人民币计价的优势资产的重新定价,光伏会不会因此成为国际资本收割利差的工具?
作为疫情中唯一“正常”的制造业大国和光伏制造业最发达国家,加上光伏又有疫后经济重建和碳中和中光辉前景这样的优秀题材,中国光伏制造业对国际套利资本无疑具有相当巨大的吸引力。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分析认为这主要针对的是电商行业,但如果结合上述背景来看,管理层的警钟,显然针对所有行业。
在国内应用市场方面,2021年的最大变化,自然是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对于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极大放大,这会推动几乎所有行业都积极参与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来,其中除了能源行业国企,可能也会包括大量非能源国企。
这很可能将加速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朝两个方向分化,一是以国企投资者为主的大型地面电站市场,二是各类投资者参与的分布式市场。二者的分化,或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光伏行业的现有竞争生态和竞争格局。
作为承担碳中和责任的国家队,大型国企特别是能源国企由于身负艰巨的减排任务,此前那种玩票似的光伏电站投资规模恐怕再难入其法眼,何况项目的开发周期和流程与规模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甚至大项目的开发压力和非市场风险可能还要小一些,那为什么不一把就干一票大的呢?
所以,光伏电站大基地建设,在2021年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事实上,市场已开始显现类似迹象,从消息面来看,目前已有不少能源央企在筹备大型风光电站基地规划,规模动辄数吉瓦乃至十吉瓦。
市场的这种变化,很可能将大大压缩其他投资者进入地面电站市场的空间,对业内不少企业的现有业务模式也将带来冲击。
首当其冲的就是epc企业,至少,此前那种以“路条”换业务的玩法,在央企动辄省企战略合作的降维打击面前,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同样,那些此前以项目开发换产品销售的制造企业,恐怕也难幸免。
对此,一些先知先觉的光伏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开展新的营销模式。近段时间,包括隆基、晶科、晶澳、华为、天合、正泰、爱康在内的多家光伏制造企业,纷纷与央企或地方国企签订了战略合作,显然就正是顺应市场变化的尝试。
在2021年,这种力图锁定大客户的战略合作模式,很可能会成为光伏行业的一种营销潮流。
不过,新的问题也由此产生,无论是碍于情面还是基于实际需求,似乎央企国企们对于光伏企业的战略合作也是来者不拒,如果大家都签了战略合作,是不是等于大家又都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当然,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客户需求一下子放大了很多,只要不出局,收益肯定更可观。但与此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宏观面对市场规范管理的强化,一些风险也更容易被放大。
一些央企国企会不会因此进入或者变相进入制造业,此时还很难说,这可能是2021年或未来几年,光伏制造业面对的最大悬疑。
在2021年,分布式市场无疑最为值得期待,一旦碳中和责任目标开始向各行各业分解,这一市场必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其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不同应用场景中更加细分的功能需求,无疑为企业的差异化发展创造出了最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给更多创业者留出了创新和创业空间。
这是一个更市场化的市场,在2021年及其未来的“崭新十年”,这可能都将会是光伏行业最活跃人气最旺的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外部投资者从这里加入进来,光伏行业也将由此重回到那个朋友遍天下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