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风电光伏并网装机规模空间有多大?国家能源局在这份文件中明确了!
今天上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征求《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到2025年达到16.5%左右。
从整体政策架构来说,这个幅度显然不够,但也足以说明我国新能源战略空间还有较大余地,而新能源更是长远的必然趋势。
根据最新版的文件,个人理解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各省年度开发规模指标自行计算,国家不再统一发
1、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
国家不再统一发年度指标,而是由各省根据:1)国家给的消纳权重、2)本省用电量,自行计算出保障性规模;超出保障性规模的,为市场化规模。
因此,各省未来的规模指标只有下限,即保障性规模,没有上限(市场化规模不限)。
2、保障性规模省间可以置换
考虑到部分地区缺乏发展可再生能源条件,如北京、上海等直辖市,自身完成每年的消纳权重压力大,可在其他省建设,在北京消纳,规模根据长期协议中的交易电量进行规模换算。
3、并网多元保障机制
保障性规模:由电网企业实行保障性并网,保障性并网规模可省际置换;
市场化规模:需要配套抽水蓄能、储热型光热 发电、火电调峰、电化学储能等,已落实市场化并网条件的市场化项目“能并尽并”。
区分两个概念:保障性规模vs保障小时数
这两个没有任何关联性,只是恰好名字里都有“保障”。
1、保障性规模
在项目开发阶段,规模指标分配过程中,依据各省消纳权重和发电量计算出来的规模,在并网时享受优先待遇;是每年各省光伏、风电项目发展规模的下限。投资企业需要通过竞争性配置获得。
因此,保障性规模影响的是项目指标分配,即优先消纳权。
2、保障小时数
在项目运营阶段,光伏、风电项目所发电量分为“标杆电价”和“市场化电价”,保障小时数以内享受“固定电价”。
因此,保障性小时数影响的是项目的上网电价。
2021年新增并网以存量项目为主,新政主要影响明年项目
2021年的新并网项目主要来源于之前的各类存量项目,包含竞价、平价等。上网电价为2020年的竞价电价,或者是以“本省煤电基准价”并网。
本建设方案现在挂网公示,正式发布肯定要5月份以后;各省再根据该文件出台本省的项目分配细则,再进行竞争性配置,肯定要到下半年才能完成项目指标分配。
因此,按照新规则分配的项目,即以“低于本省煤电基准价的指导价”竞价的项目,大部分将在明年建成。
从平价直接到竞价上网
第四,无论是初稿还是公开稿都提出,保障性并网项目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通过竞争性配置统一组织,公开稿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信息。近年,行业刚迈入平价阶段,该政策一出,地面电站将全面跨进竞价时代!
以下为征求意见稿原文: